7.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趋势

选择题

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垄断取代自由竞争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占据统治地位。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包括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种形式。

  • 垄断形成的手段和方式: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

    • 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是大企业在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生产资料的集中)
    • 资本集中:是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许多小资本合并成大资本的过程,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资本为少数大资本家所支配。(钱的集中)

    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是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和自由竞争的结果。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社会化的重要表现。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

  • 垄断的含义: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与控制。

  • 垄断形成的原因:获得高额利润、避免两败俱伤、形成竞争限制

  • 尽管垄断组织的形式多样,但它们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即通过联合来操纵并控制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存在竞争的主要原因

    • 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经济条件:私有制)
    • 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 不存在由一个垄断组织囊括一切部门、一切社会生产的绝对垄断
  •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同自由竞争相比,具有一些新特点

    • 竞争的主要目的是要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巩固、扩大已有的垄断地位
    • 不仅采取经济手段还采取非经济手段,使竞争更加复杂
    • 竞争的规模扩大,范围遍及各个领域和部门,并由国内扩展到国外
    • 竞争的程度更加激烈,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 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金融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包括: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

  • 金融寡头: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金融资本)。操控国家:

    • 经济上:“参与制”来实现(到处投资)
    • 政治上:“个人联合”(跟政府、总统等联合,注意对应关系)

    金融寡头还通过建立政策咨询机构,掌握新闻科教文化等来左右和影响内政外交与社会生活。

  • 垄断利润垄断价格

    • 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获得垄断地位、垄断统治是获得垄断利润的条件,获得垄断价格是获得垄断利润的主要方式,获得垄断利润才是垄断资本的实质所在。

    • 垄断利润的来源:垄断资本所获得的高额利润,归根到底来自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

      • 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的加强;
      • 通过控制市场占有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
      • 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国外利润;
      • 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 垄断利润的实现: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

    • 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垄断价格 成本价格 平均利润 垄断利润

      垄断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垄断低价两种形式(高价卖出、低价收购)

      垄断组织操纵价格带来的结果是抑制了市场上价格的自由波动,垄断价格一定时期内背离生产价格和价值。但是,从全社会看,整个社会商品的价值仍然是由生产它们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垄断价格既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整个社会所生产的价值总量,它只是对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作了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

    • 垄断价格的产生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它是价值规律在垄断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作用的具体表现。不同历史阶段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简单商品经济时期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价格围绕垄断价格上下波动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各种不同的具体形式,其实质都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原因:

    •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从而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根本原因)
    • 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结果;
    • 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 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也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主要形式有五种:

    • 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

    • 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的企业;

    • 国家通过多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包括国家向私人垄断企业订单、提供补贴等;

    • 宏观调节:宏观调节的目标是经济快速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 微观规制:微观规制的目标是规范市场秩序、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维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微观规制主要有三种类型:

      • 反托拉斯法(托拉斯:垄断)
      • 公共事业规制
      • 社会经济规制
  • 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评价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 但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是金融垄断资本得以形成和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垄断资本主义的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体现在:

    • 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大幅上升,金融资本在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和利润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 随着实体经济的资本利润率下降,面对激烈竞争,实体经济部门不得不把利润的一部分投向金融领域,导致金融资本的急剧膨胀;
    • 制造业就业人数严重减少,以金融为核心的服务业就业人数逐步增加;
    • 虚拟经济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

    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经济过度虚拟化,导致金融危机频繁发生,不仅给资本主义经济,也给全球经济带来灾难。

  •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经济动因:(国际垄断)

    • 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
    • 将部分非要害技术转移到国外;
    • 争夺商品销售市场;
    • 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
  • 基本形式有三种:

    • 借贷资本输出;
    • 生产资本输出;
    • 商品资本输出;
  • 输出资本来源,主要有两类:

    • 私人资本的输出;
    • 国家资本的输出;
  • 经济社会后果:对资本输出国来说是有利的,对资本输入国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资本输出对输出国只有利,完全无害” 的说法是错误的。

  • 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是通过垄断组织间的协议实现的,而协议的订立、瓜分的结果又以经济实力为后盾和基础。

    早期的国际垄断同盟主要是国际卡特尔

    当代国际垄断同盟的形式以跨国公司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为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是由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出面缔结协定所组成的国际经济集团,如西方七国集团、欧盟等。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从事国际经济协调、维护国际经济秩序的国际性协调组织主要有三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

  • 垄断资本国际化的评价:垄断资本国际化条件下各种形式的国际垄断组织、国际垄断同盟和国际经济协调机构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但它们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为他们攫取高额垄断利润服务的。

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 国际分工进一步分化;(扁平化分工)
    • 贸易全球化;(商品、服务全球化)
    • 金融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 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
  • 导致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原因)

    •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原因、物质基础和根本推动力)
    • 跨国公司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
    • 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国际经济组织的发展;(体制与组织保障)
  •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双刃剑)

    • 积极方面:

      • 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
      • 经济全球化可以带来巨大的分工利益,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
      • 不仅发达国家从中受益,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社会流动和优化配置。
    • 消极方面

      •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 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可能同时发生;
      • 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全球化的冲击;
      •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国际金融危机不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产物,而是金融资本过度逐利、金融监管严重缺失的结果。把困扰世界的问题简单归咎于经济全球化,既不符合事实,也无助于问题解决。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

  •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随时间发展)

    1. 个体资本所有制;

    2. 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

    3. 国家资本所有制形式;

      • 主要特点:国家作为出资人,拥有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国有企业的重要职能是推行政府的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为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
      • 地位和性质:国家资本所有制是生产资料由国家占有并服务于垄断资本的所有制形式,所有制的性质仍然是资本主义性质,体现着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者的关系。
    4. 法人资本所有制;(法人:企事业单位在法律上取得的人格)

      法人资本所有制在性质上是一种基于资本雇佣劳动的垄断资本集体所有制。

  • 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职工持股;建立并实施了普及化、全民化的社会福利制度

  • 社会阶层的变化:

    • 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拥有所有权的资本家一般不再直接经营和管理企业,而是靠拥有的企业股票等有价证券的利息收入为生;
    • 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
    • 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 政治制度的变化:

    • 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
    • 法制建设得到重视和加强,以协调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利益;
    • 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 经济危机呈现出新的特点:

    • 去工业化和产业空心化日趋严重,产业竞争力下降;经济高度金融化,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
    • 财政严重债务化,债务危机频繁爆发;
    • 两极分化和社会对立加剧;
    • 经济增长乏力,发展活力不足,周期性危机与结构性危机交织在一起;
    • 金融危机频发,全球经济屡受打击;

西方国家普遍走上强化市场调节、弱化政府干预的道路,即通过国有企业私有化来提升经济竞争力;通过福利制度改革,减少政府的财政负担;通过放松对经济和金融的管制,释放经济活力。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 新变化的原因主要有:

    • 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 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 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 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
  •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评价)

    •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深刻的,其意义也是深远的,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论断的科学性。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没有改变;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没有改变;导致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制度基础没有改变。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

在这场危机的影响下,西方国家的经济、政治生活和民生等各方面都出现了各种问题:

  • 经济发展“失调”:(保护主义发展:反全球化)

    福利风险增加;债务负担沉重;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失衡。

  • 政治体制“失灵”;

  • 社会融合机制“失效”:社会流动性退化

这些现象背后的深层次的原因和根源,归根结底还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非重点

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进而发展到帝国主义,具有五个基本特征:(列宁指出)

  1. 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2. 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3. 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4. 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5. 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然而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并不能掩盖其自身的局限性。其表现:

  •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资本主义制度下财富占有两极分化,引起经济危机;
  • 资本家阶级支配和控制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和运行,不断激化社会矛盾和冲突。

上述局限性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冲突、动荡和危机。这些局限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是不可能根本消除的,它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


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 首先,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
  • 其次,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
  • 再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
  • 最后,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将在短期内自行消亡。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必然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历史进程。

  • 首先,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
  • 其次,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从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必将是一个从个别国家逐步向更多国家扩展的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 最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说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尚需长期的过程。

尽管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尽管这个过程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曲折,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总趋势,则是必然的历史走向。

Last modification:May 26, 2023
希望能帮到你(^-^)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