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唯物史论

选择题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

  • 唯心史观缺陷:

    • 只看到了历史发展背后的精神力量,而没有看到精神力量背后的物质动因。
    • 只看到了历史发展中少数英雄人物的力量,而没有看到人民群众的作用。
  • 唯物史观:社会发展的物质动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物质);社会意识(意识)

  • 社会存在:

    • 地理环境(影响因素、非决定性力量)

    • 人口因素(影响因素、非决定性力量)

    • 生产方式(决定性):

      • 生产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
      • 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产品分配关系

      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 社会意识:

    • 社会心理;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不成系统)

    • 社会意识形式

      • 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式当中与经济、阶级、利益有关的内容):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 非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式当中与经济、阶级、利益无关的内容):语言学、心理学及自然科学等

    文化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其一,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其二,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其三,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其四,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凝聚力量。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所有的社会意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 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 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如果说 “社会存在发生变化,会使社会意识立刻变化” 那么就是错误的。

  •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相对独立性

    •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 社会意识内部各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即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作用是双向的。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第一对社会基本矛盾)

  • 生产力的概念: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它表示人和自然的关系。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是实现社会发展多重目标的根本条件,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和客观标志,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社会历史性。

    它包括:

    • 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它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
    • 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为生产资料
    • 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可以渗透在以上三个要素中,相互结合起来,发挥作用。科技不是生产力中的独立要素,不属于生产力的构成。

    科技在生产劳动中是决定性因素,但是在社会历史中不是决定性因素,而是重要动力。

  • 生产关系的概念: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它包括:

    •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最基本的决定性的,它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判定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是生产工具;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 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生产关系虽然是一种人和人的关系,但它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物质关系)

    • 产品分配关系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历史上的各种生产关系都是适应一定的生产力发展需要而产生的。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客观前提和物质基础。
    •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双向)(适应-促进/不适应-阻碍)
  • 社会发展第一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第二对社会基本矛盾)

  • 经济基础的概念: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经济基础就是生产关系,那么生产力就可以决定经济基础。

  • 上层建筑的概念: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 意识形态,又称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

      这里的意识形态就是社会意识中的社会意识形态,即上层建筑与社会意识的交集为社会意识形态。

      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就是社会意识形态。语言不是社会意识形态,不属于观念上层建筑,更不属于政治上层建筑。

    • 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

      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为生产力可以决定经济基础,那么生产力也就可以决定上层建筑)
    •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是巨大的,但不是无限的。它可以影响社会性质和历史进程,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 社会发展第二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

判断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看能否适应生产力。

判断上层建筑是否先进,不是看它能否适应经济基础,而是看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如果经济基础是先进的,那么服务于它的上层建筑就是先进的;反之,如果经济基础是落后的,那么服务于它的上层建筑就是落后的。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和特殊形式

  •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 (经济基础)、政治形态 (政治上层建筑) 和意识形态 (观念上层建筑)。

    社会形态和社会意识形态完全不同,注意不要混淆。

  •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范畴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结构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社会形态本身的特点)

    • 社会形态的内容是全面的,既包括经济基础,又包括上层建筑,二者缺一不可,犹如“骨骼”和“血肉”。经济基础是社会的“骨骼系统”,上层建筑是社会的“血肉系统”,上层建筑不过是经济基础的政治和思想的表现形态;
    • 社会形态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 社会形态是历史的,有它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 社会形态更替的特点

    社会形态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其中,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

    •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多样性

      • 从纵向(时间轴)看,表现为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 从横向(同一时间的不同国家)看,社会发展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表现为同类社会形态既有共同的本质,又有各自的特点;
    •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规律)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能动):一个民族之所以做出这种或那种选择,有其特定的原因:

      • 取决于民族利益;
      • 取决于交往;
      • 取决于对历史必然性以及本民族特点的把握程度;
    •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曲折性

      •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统一性表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选择性、多样性表明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不是直线的而是曲折的; (迂回前进,螺旋上升→否定之否定规律)

    社会发展过程是自觉的(有人的参与),自然界演变过程是自发的。

    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某种跨越性,是合乎规律的。在这个过程中甚至会出现某种重大挫折甚至倒退,但历史车轮前进的总趋势是不可改变的。

推动社会发展共有五大动力

  1.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 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 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 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

  2.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重要动力)

  3. 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重要动力)

  4. 改革是推进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

  5. 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动力体系的一种重要动力

    • 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
    • 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生活方式的变革;
    • 现代科技革命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

    常考方式:一、“科学技术是社会改革的根本动力” 夸大科技 二、“科学技术对于社会改革来说,可有可无” 贬低科技

现实的人及其本质

  • 所谓现实的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这种现实的人,是基于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而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能动性的人。

  • 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劳动

    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人有两种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人的本质不是自然属性,而是社会属性。社会关系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因此,人的本质是变化、发展的,而不是永恒不变的。自由是人追求的目标,不是人的本质。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 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人民群众中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知识分子。

    人民群众是政治概念;判断一个人是否是人民群众,主要考虑“质”;人民群众中有一些人的推动力量强,有些人力量弱;“贪官”仍是人民群众,但“分裂国家”等人并不是人民群众而是反动派;“剥削阶级”在某些历史时刻是人民群众,在某些时刻不是。

  • 原因:

    •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 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及作用,又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这些条件包括经济条件(根本制约因素)、政治条件和精神文化条件。

    世界历史:生产方式的发展变革是世界历史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普遍交往是世界历史的基本特征。

  • 方法论:

    • 群众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原因: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社会历史发展过程虽然离不开个体的人的活动,但整体的社会历史并非个体的历史的简单堆砌。历史是无数个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的合力,就每一个人而言,他在一定意义上“创造”了自己的“历史”,但这并不能与创造社会历史画等号。

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发起者、当事者;历史人物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组织者、领导者;历史人物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它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任务的解决。

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始终起着一定的作用,有时甚至对历史事件的进程和结局发生决定性的影响,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历史人物的出现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在某个历史事件中,历史人物有决定性作用;

在整个社会历史发展中,历史人物没有决定性作用,历史人物与人民群众一起创造历史,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的决定性力量。

政治里的历史是符合历史规律的事情,按这个定义袁世凯复辟帝制不是创造历史。

非重点

关于历史创造者问题:

  • 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抹杀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因而这样的观点被称为英雄史观。

  • 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原则:

    • 唯物史观立足于现实的人及其本质来把握历史的创造者。
    • 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
    • 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律)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 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

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实体,在它形成之后,又会在政治思想、情感及生活方式等方面有所反映,表现出多方面的特征,但它的根源是经济。阶级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划分阶级的基础是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不同。

Last modification:May 26, 2023
希望能帮到你(^-^)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