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认识论

论述题

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就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原因:首先,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其次,实践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

“先有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但马克思不排除天赋(生理因素)的影响作用,也不排除间接经验的影响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决定因素,其他因素都是重要影响因素。

  1.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2.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甚至可以说是“根本目的”)

  3.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与认识有同一性,不是“合一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既要看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防止和反对否认真理标准问题的唯心主义、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又要看到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防止和反对教条主义和独断论错误。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直接性是感性认识的突出特点,具体性是另一个特点。

  •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理性认识的特点是它的间接性抽象性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只有在书本上才作区分,现实中是分不开的。

  •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对立统一。相互区别:由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概念看出。相互联系:

    •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也需要在实践中发展。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或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错误或经验主义错误。

      过分夸大理性→死读书/教条主义/唯理论;过分夸大感性→读书无用论/经验主义/经验论

  • 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条件 (实现飞跃的基本条件):

    • 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 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

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影响因素)

  • 理性因素:

    • 概念: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
    • 作用:它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指导作用解释作用预见作用等。
  • 非理性因素(感性因素):

    • 概念:非理性因素主要是指认识主体的情感和意志。从广义上看,人们还常把认识能力中具有不自觉、非逻辑性等特点的认识形式,如联想、想象、猜测、顿悟、灵感、意志等,也包括在人的非理性因素中。
    • 作用:对于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活动具有激活驱动以及控制作用。

概念辨析:

感性/理性认识认知完的结果

感性因素/理性因素认识过程中起作用的因素

认识的两大规律(反复性和无限性)

  •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感性→理性→感性)

    原因:从客观看,事物暴露有个过程;从主观看,主体认识能力提高有个过程。

  • 认识过程的无限性: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

    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否定之否定规律在认识领域中的体现)

真理及其特性

  • 错误的真理观:

    • 马赫主义认为真理是“思想形式”,是“社会地组织起来的经验”,凡是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
    • 实用主义认为“有用即真理”,把真理的有用性与真理本身等同起来。(但是真理一定是有用的)
  • 正确的真理观: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 真理的特性

    • 真理的客观性:指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

      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物质世界)是客观,检验标准(实践)是客观的。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在同一条件下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而不可能有多个。

    • 真理具有绝对性: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 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否则就不称其为真理,这一点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 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真理的绝对性:我的认知是对的。

    • 真理具有相对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真理的相对性也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 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有条件的、有限的
      • 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真理的相对性:我的认知虽然现在是对的,但以后可能不对。

  •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之间的关系:辩证统一

    • 二者相互依存:所谓相互依存,是说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的每一个正确认识,都是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一定条件下的认识,因而必然是相对的和有局限性的,但是在这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一定条件下,它又是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因而它又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 二者相互包含:所谓相互包含,一是说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真理的相对性之中;二是说真理的相对性必然包含并表现着真理的绝对性。所以,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不可分割的,没有离开绝对真理的相对真理,也没有离开相对真理的绝对真理。无数相对的真理之合,就是绝对的真理

      例如,我今天认为绝对对的真理,就是过往推翻部分留下部分的相对真理的加总。

    在二者的辩证关系中,还要明确,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是从真理的相对性走向绝对性、接近绝对性的过程。

    在观念上可以定义一个绝对真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只能不断地接近那一个终极的真理。

    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真理的相对性向绝对性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对于所谓的“终极绝对真理”,只能存在概念中,但是不会存在于现实中。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根源于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矛盾本性,是人的思维的至上性非至上性或人的认识能力的无限性有限性的矛盾。

    至上性是指,人完全有能力去认识这个世界;非至上性,是指就当下而言还未具备这样的能力。

  • 方法论:

    • 只看到绝对真理:教条主义
    • 只看到相对真理:诡辩论(怀疑主义)

真理和谬误

真理与谬误的关系:对立统一

  • 相互区别:由于真理和谬误决定于认识的内容是否如实的反映了客观事物,因此真理和谬误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因此他们是对立的。

  • 相互联系:真理和谬误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没有真理就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所谓真理;真理中包含着某种以后会暴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或因素,谬误中也隐藏着以后会显露出来的真理的成分或萌芽。

    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相互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

    即想要改变,应该改变范围;

    真理的相对性与谬误不同: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现在正确的真理中存在着未来可能变错误的可能性,而谬误是现在就错误的认识。

选择题

认识是由实践派生出来的,学认识就要先学实践。实践属于物质,认识属于意识(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相同)

实践的本质和特征

  • 实践的本质:

    • 错误的实践观:

      • 中国古代哲学:实践被称为“践行”“实行”或“行”,与“知”相对应,但主要是指道德伦理行为

        仅仅把道德=实践,过于狭隘,不道德的行为也是实践活动。

      • 康德:把实践看成理性自主的道德活动

        实践不是“理性自主”的,是感性的、对象性的。也就是说,光靠“自主”产生不了实践行为,必须要有对象性的客体存在。

      • 黑格尔:把实践理解为主观改造客观对象的创造性精神活动

        把实践限定在抽象的精神活动范围之内,同样忽略了客观性;实践不是精神活动,而是物质活动。

      • 费尔巴哈:把实践与物质性的活动联系起来,但他所理解的实践又仅限于日常生活活动,并将实践等同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活动

        没有将人于与动物区别开来,实践是人类独有的活动。

    • 正确的实践观: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物质活动,提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感性的:人的实践是由意识来指导的,体现人的能动、自觉,体现着人的意愿和目的。

      对象性的:实践需要有实践指向的对象(客体)。

      物质活动:属于物质具有客观性。

    • 概念: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 实践的基本特征:

    • 直接现实性:实践具有将“脑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的功能。(本质特性)
    • 自觉(主体)能动性:实践受意识的指导,体现主体的目的性。
    • 社会历史性:不同历史阶段的实践内涵不同。

实践的基本结构和形式

  • 基本结构

    • 实践主体:在实践活动中,实践主体是指具有一定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担负着设定实践目的、操作实践中介、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

      实践主体一定是人,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实践的主体。

      实践主体的能力:自然能力和精神能力。精神能力又包括知识性因素和非知识性因素。其中知识性因素是首要的能力,既包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也包括对经验知识的掌握;非知识性因素主要指情感和意志因素。

      实践主体有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人类主体三种基本形态。

    • 实践客体:实践客体是指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客体是物,但并非所有的物都是客体,例如宇宙、星球、大战等就不是实践客体。

      实践客体与客观存在的事物不完全等同,客观事物只有在被纳入主体实践活动的范围之内,为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并与主体相互作用时,才成为现实的实践客体。

    • 实践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实践的中介系统可分为两个子系统:

      • 一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感官延伸、体能放大的物质性工具系统。
      • 二是语言符号工具系统。语言符号是主体思维活动进行的现实形式,也是人们社会交往得以进行的中介。

      正是依靠这些中介系统,实践的主体和客体才能够相互作用。

  • 实践的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实践关系(最根本的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实践的主体和客体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同构性)

    • 主体客体化:是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作用于客体,使其按照主体的需要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形成了世界上本来不存在的对象物。

      主体把自身的想象需要加在客体身上,使客体变得不一样。

    • 客体主体化:是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客体性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

      容体融入了主体,使其成为了主体(物质或能力等方面)的一部分。

  • 实践的形式:随着人与世界关系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分工的进步,人类实践的具体形式日益多样化。从内容上看,实践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物质生产实践(劳动、经济活动)、社会政治实践(搞关系)、科学文化实践(探索)

    以上三种实践类型既各具不同的社会功能,又密切联系在一起。其中物质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经济方面的实践是最基本的。

    人的活动分为:本能活动和实践活动。因此并非人的所有活动都是实践活动。

  • 虚拟实践:虚拟实践是伴随信息化和网络化发展而产生的,其实质是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数字化中介系统在虚拟空间进行的双向对象化的活动,主要活跃于网络世界,具有交互性开放性间接性等特点。

    必须看到,虚拟实践是实践活动的派生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

认识的本质

  • 唯心主义先验观:从思想感觉到物(批判)

  • 唯物主义反映论:从物到感觉思想

    • 直观反映论(机械反映论):旧唯物主义(批判)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点是以感性直观为基础,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外界对象。它有两个严重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本性,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因而把复杂的认识过程简单化了,把活生生的认识运动凝固化了,把多方面的认识要素片面化了。最根本的是它看不到主观和客观之间的矛盾及其相互作用,没有把认识看作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 能动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

  •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反映不但具有反映客体内容的反映性特征,而且具有实践所要求的主体能动的、创造性的特征。

    • 一方面,认识的反映(摹写)特性是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定性,认识的反映特性指人的认识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和摹本,在思维中再现或者摹写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和本质。

      违反这一点就是唯心主义先验观

    • 另一方面,认识的能动反映具有创造性。认识是一种在思维中的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而不是主观对客观对象简单、直接的描摹或照镜子式的原物映现。

      违反这一点就是直观反映论

  • 认识的反映特性和创造特性之间的关系:不可分割

    • 只坚持认识的反映性,看不到认识能动的创造性,就重复走上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错误之路(只反映→直观机械反映论)
    • 相反,只坚持认识能动的创造性,使创造性脱离反映论的前提,就会把创造变成主观随意,从而滑向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只创造→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 “能动反映论”两个突出的特点 (优点):

    • 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
    • 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把认识看成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全面地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 价值: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的积极意义。

  • 价值的特点

    • 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客体的存在、属性及作用是客观的。客体能否满足主体需要,并不由人的主观愿望决定,而是由客体客观存在的性质、属性等决定。

      除了意识具有主观性,其他类似概念第一个特点都是客观性;

    • 主体性:主体不同、价值不同;(多元的) 价值的主体性是指价值直接同主体相联系,始终以主体为中心。

      主体性 主观性,注意价值不具有主观性。例如南方人与北方人对于米饭的价值判断不同;

      价值关系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存在。没有主体,就不存在价值关系,同一客体可能对不同主体具有不同的价值。

      价值关系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创造,使客体潜在的价值转化为现实的价值。

      因此,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不是一种自然的现成关系,也不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随机相遇的关系,而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的关系。

    • 多维性:维度不同、价值不同,例如个人维度、家庭维度、社会维度等等;

    • 社会历史性:历史时期不同,价值不同;

  •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评价性的认识活动,是主体对客体价值以及价值大小所作的评判或判断,因而也被称为价值判断。

    认识分为:知识性认识,以客体本身为对象;评价性认识,以主客体的关系为对象。

    知识性认识以客观事物及其规律为对象,以客体本身的属性、关系和发展过程为反映内容,追求客体“是什么”,以求“真”为认识目的。

    价值评价则以客体和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为反映内容,主体的意向、愿望和要求包含在其中,追求“应该怎样”,以求“善"和“美”为认识目的。

  • 价值评价的特点:

    • 评价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
    • 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直接相关
    • 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对客体状况和主体需要的认识(价值评价依赖于知识性认识)
  • 价值评价的特点表明:评价并不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而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由于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利益从根本上代表着人类整体的要求和利益,是与历史发展的基本要求或趋势相一致的,因此对于任何价值评价的主体而言,其价值评价只有与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价值评价。

    个体的评价不可以“反人类”,一旦与人类的整体利益不同,这种价值评价不被允许。

    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脱离了价值尺度,真理就缺失了主体意义。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是具体的和历史的。

  •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

    • 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 价值的形成和实践必须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自由和必然

  • 自由的概念:哲学上的自由是标示人的活动状态的范畴,是指人在活动中通过认识和利用必然所表现出的一种自觉自主的状态。

    必然的概念:必然性即规律性,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自然和社会发展所固有的客观规律。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认识必然和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由必然到自由表现为人类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

    “自由”:我想要怎么样,表现人的能动性;“必然”:我该怎么样,表现客观现象的规律性;

  • 自由是有条件的:

    • 认识条件:认知越多,越自由;

    • 实践条件:

      • 自由以必然为限度;(无法挣脱规律)
      • 自由以不牺牲别人的自由为限度;

    人类解放包括:从自然的压迫下解放出来√;压迫换成制约、束缚则×

非重点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 重要性: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
  • 实现飞跃的条件: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包括确定实践目的、形成实践理念、制定实践方案、进行中间实验、运用科学实践方法等。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让理论为群众所掌握,转化为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只有这样,理论才能发挥指导作用,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方法论)

  • 实践超前于认识:冒进主义(左)
  • 实践落后于认识:保守主义(右)

真理检验的标准:(在特殊年份是重要的知识点)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 真理的本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相符合
    • 实践的本质特点是直接现实性

    实践是标准,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的作用。(逻辑证明是检验真理的重要补充,但不是标准)

  •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看角度,从以下三个角度,看实践标准是确定的)

    • 唯一标准;
    • 不可推翻;
    • 即使当前不能,最终仍能裁决;
  •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看角度,从以下三个角度,看实践标准是不确定的)

    • 一定时期的实践具有局限性,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一切;
    • 不是一次完成;
    • 已被检验的仍需接受再检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勇于创新:

  • 马克思主义批判革命的本质,就是创新;
  •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Last modification:May 26, 2023
希望能帮到你(^-^)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