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论及哲学基本问题

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 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马克思主义以无产阶级的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为己任,以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美好目标,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无产阶级人民群众)

    立场:站在谁那边,维护谁,无关对错;

    当考试出现关于立场的问题:选择与人、人民有关选项。

  • 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唯物史观不包括自然。

  • 基本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总概),主要包括实事求是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分析的方法、历史分析的方法、阶级分析的方法、群众路线的方法等 (具体)。

马克思主义的来源

  • 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接受国际性工人组织“正义者同盟”的邀请,将其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并为其起草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共产主义者同盟) 的党纲——《共产党宣言》.

    1848 年 2 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 产生和发展:

    •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经济社会背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
    •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实践基础)→无产阶级在反抗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斗争中,逐步走向自觉,并迫切渴望科学的理论指导。
    •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来源(思想渊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 马克思著作:

    著作作用及意义
    《德法年鉴》
    (马、恩共同编写)
    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和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奠定了思想前提
    《神圣家族》马、恩第一次合作的著作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奠定了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
    《德意志意识形态》首次系统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世界第一个)
    《哲学的贫困》马克思主义学说最早发表的文本
    《共产党宣言》
    (马、恩共同起草)
    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个党纲
    《法兰西内战》科学总结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资本论》系统阐述剩余价值学说 (工人阶级的圣经)
    《哥达纲领批判》进一步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 恩格斯著作:

    著作作用及意义
    《反杜林论》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哲学、政经、科社) (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关于古代社会发展规律和国家起源的著作,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代表之一
  • 列宁著作:

    著作作用及意义
    《论欧洲联邦口号》列宁明确指出:“
    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
    由此就应得处结论:
    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
    而且在商品生产下只能是这样。由此可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
    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
    而其余国家在一段时间内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
    《国家与革命》为了恢复和捍卫被修正主义阉割的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正确指导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而写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阐述了帝国主义时期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指出了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给马赫主义反动哲学以毁灭性打击,粉碎了唯心主义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进攻,深入阐发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系列基本观点,捍卫、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这些鲜明特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使命,也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象。

  • 科学性独有特征):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 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

    彻底的批判精神是:对以往的理论都批判,但是并非全盘否定。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用一句话概括为: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在指导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过程中,其人民性、实践性和发展性集中地体现为革命性。

  • 实践性独有特征、显著特征):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

  • 人民性: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切奋斗都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是以阶级性为深刻基础的是无产阶级先进性的体现

    人民性→人民,阶级性→无产阶级

    人民性和阶级性顺序不能弄反。

  • 发展开放性:发展性是指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开放性是指马克思主义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而不断丰富自己。

哲学基本问题及不同哲学流派

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意识,存在=物质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

  • 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 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根据什么是物质,又分为:

      • 古代朴素唯物(古典)主义:物质是一种或几种实物

      •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原子等粒子(机械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一部分)

      •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马原):物质是一切客观存在

        古代唯物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认为是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也认为是物质;

        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是物质的,古代唯物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不一定认为它是物质。

    • 唯心主义:意识第一性。根据什么是精神,又分为:

      • 主观唯心主义:作为世界的、本原的意识是人的意识
      • 客观唯心主义:作为世界本原的意识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精神
  • 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

    • 可知论:有同一性 ,即意识可以认识物质。(唯物+彻底的唯心)

    • 不可知论:没有同一性,即意识不能或不能完全认识物质。

      不可知论又叫二元论,是不彻底的唯心主义。

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重要问题):

  • 形而上学——孤立、片面、静止、无矛盾
  • 辩证法——联系、全面、发展、矛盾

马克思在哲学史上两大历史贡献:

  • 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 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在理论上两大贡献:

  • 创立了唯物史观
  • 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非重点

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和构成:

  • 内涵:

    •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马克思、恩格斯
    • 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
    • 马克思主义的目的:社会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为了谁)
    • 马克思主义的作用: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 构成:(由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提出划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方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体、内容)+ 科学社会主义(目的、归宿)

    政经是资本论的主体部分,用哲学的方法研究政经,最终得出科社的结论。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 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 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 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Last modification:May 26, 2023
希望能帮到你(^-^)V